时间:2023-01-18 19:32:44 | 浏览:994
人民日报微博公布的易读错地名郑州就有两个,一个是中牟,一个是荥阳。荥阳的荥字,算不上生僻字,但不少人误读为荣。荥阳建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
西汉至西晋、北魏时期,荥阳一直为郡治之所(相当于今天的省会),管辖今郑州、开封的大部分地区。这时的荥阳,不但是郑州地区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西汉时期主管财政的大司农桑弘羊,就把荥阳列为“天下名都”之一,与蓟(今北京市)、邯郸、洛阳等著名城市并列。
荥阳还是著名的古战场,历史发生了很多场争战,最著名的当属刘邦和项羽的鸿沟之盟,和《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之战,当然,这是罗贯中虚构的,但荥阳的地势地形使它成为军事重镇是不争的事实。
荥阳还是郑姓的发源地,有“天下郑姓归荥阳”的说法。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到无法细查。
现在荥阳城东南角檀山脚下,立着郑氏三公(郑桓公与儿子郑武公、孙子郑庄公)的塑像。荥阳市盘龙山上的始祖殿是由海内外郑氏子孙捐助兴建的一所气势恢宏的殿堂,是海内外郑氏子孙的祭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