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22:14:52 | 浏览:643
在封建王朝,皇帝为了得到大臣们的忠心,除了给予他们丰厚的物质奖励以外,也会赐予他们一些精神财富,比如“赐姓”对于古代的大臣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殊荣。
赐姓,也叫赐国姓,简单来说就是皇帝会把自己的姓氏赏赐给对国家有着积极贡献的臣子,以此来证明对这个臣子功劳的肯定,李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唐高祖在位时,因徐世勣是唐朝开国功臣,不仅册封他为英国公,并且赐姓为“李”,李世民继位以后,为了避讳皇帝的名讳,李世勣又更名为李勣。
到了明朝时期,“赐姓”这个事情突然有了一些改变。众所周知,明朝的皇帝姓朱,国姓自然也是朱,但是郑和和郑成功两个人却被赐予了“郑”这个姓氏,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郑和原本的名字叫作马和,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随军战士,在靖难战役当中,他舍命保护朱棣,朱棣感念他的忠贞,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用毛笔写下了一个大大的“郑”字,并把这个姓氏赐给了他,马和从此更名为郑和。
回顾当时的情况,朱棣对郑和的表彰只是一种论功行赏,或许是一时兴起,想到了“郑”这个字,便把这个字赐给了郑和,朱棣当时并没有考虑“郑”姓不是国姓的问题,毕竟在皇帝独揽大权的时代,能得到皇帝的提笔赐姓已经是很多人毕生不可得的梦想了。
那么郑成功又为什么也被赐姓为郑呢?大概就是人红是非多吧。想必对古代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对郑成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大家却忽略了,郑成功原本的名字叫作郑森,也就是说,“郑”是郑成功原本的姓氏。
隆武帝在位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把他引荐给了隆武帝。都说父亲是英雄,儿子是好汉,郑芝龙的军备力量是隆武帝的主要依靠,隆武帝认为将门无犬子,对郑成功充满了期待。
隆武帝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肯定,赐予了他“成功”这个名字,也是寓意着郑成功能够成功收复台湾,事实证明,郑成功没有辜负隆武帝的期待,他成功击退了荷兰的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有如此大的功绩,隆武帝为何没有赐予他“朱”姓呢?随着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郑氏一族在明朝的地位与日俱增,郑成功作为“当红明星”,郑家人又怎么可能把郑家的殊荣改成朱家的殊荣呢?
后来隆武帝调侃郑成功道“你知道的,我没有女儿可以许配给你,只能给你改一个名字了”。这也可以看出隆武帝对郑成功的重视程度,如果隆武帝有公主的话,那想必郑成功就多了一个驸马的身份。
归根结底,赐姓对于皇帝来说,仅仅只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方法,至于是不是国姓,对被赐姓的人来说并不重要,臣子们看重的是赐姓的荣誉,而并非是被赐予了什么姓氏。
赐姓这一制度早已经随着历史的洪流消失了,时代在发展,人类也在进步,一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会被更替,也会被消灭,过多的评价也是没有意义的。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否则便会乱套。在古代社会中,规则更是多,比如吃饭的基本礼仪、穿衣的基本礼仪,甚至有一定的身份,而且还是在朝廷做官的话,出行都有一定的礼仪。这些礼仪一般来说,可大可小。严重的情况,就会受到惩罚,不严重顶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
中华文化五千载,正统王朝更迭多达十数次。每个王朝的开国帝王都有着惊世之才,但是他们当中最有传奇色彩的那位帝王,当属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由于出身穷苦,朱元璋更能理解群众生活的不易。所以他在成为皇帝之后一心为民,颁布了很多利国利民的
明朝的皇帝都姓朱 老百姓想吃猪肉了怎么办?朱元璋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猪与朱同音,这样一来平时人们说起吃猪肉,杀猪之类的话,朱元璋不会感到不适吗?其实根据史料记载,答案显然是不会的。明朝对于皇帝姓名的避讳,主要是避讳名,而不避讳姓。比如曾经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里,最著名的可能就是纲常理论,也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古代一说到忠臣孝子,常常会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纲常理论定下的规矩。所以,在古代的中国,
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疑惑,包括我自己也认为,明朝皇帝前面赐姓了一个郑和,后面又赐姓了一个郑成功,认为觉得明朝有给人赐姓“郑”的传统,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郑和和郑成功都姓“郑”完全是个巧合,其实郑和是本来姓马被赐姓郑,而郑成功是本来就姓郑,实
中国古代,一直都存在避讳一说,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更是一直需要避讳的,各朝各代都有类似的情况,这个文字游戏在古代,基本上是每个人都要遵守规则的,要不然就可能脑袋搬家。正是因为避讳一事,所以很多人就比较好奇,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所有明朝皇
在封建王朝,皇帝为了得到大臣们的忠心,除了给予他们丰厚的物质奖励以外,也会赐予他们一些精神财富,比如“赐姓”对于古代的大臣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殊荣。赐姓,也叫赐国姓,简单来说就是皇帝会把自己的姓氏赏赐给对国家有着积极贡献的臣子,以此来证明对
文 | 方圆文史明朝皇帝姓朱,可为何赐的国姓却是“郑”?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在一些人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那就是:明朝皇帝明明姓朱,可为何在给功臣赐国姓的时候,却叫“郑”而不叫“朱”呢?难道朱姓不是明朝的国姓吗?当然,我们可以确定的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为了拉拢大臣,除了给他们高官厚禄,与他们结成姻亲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拉拢手段,那便是赐姓。如唐朝开国功臣徐世勣,李渊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便在武德二年封他为曹国公,加授右武侯大将军,赐李姓。从此,徐世勣便入了李氏宗
文 | 虎探古今编辑 | 虎探古今前言罗马皇帝中有些皇帝拥有家喻户晓的怪癖,比如卡利古拉和尼禄。但这些故事中有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这些皇帝真的如此疯狂,他们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伟大帝国之一的领导人的?古代史学家往往通过诽谤旧帝来讨好新
上期咱们讲了以前陌生人碰面都会客气地问:您贵姓,免贵姓什么。但有几种情况是不能答免贵的,比如张姓。传说因为民间信仰中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主宰宇宙,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他老人家姓张,试问凡间谁能大过玉皇大帝?故而张姓无比尊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宋高祖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即位 是为宋少帝,两年后,大臣徐羡之等杀少帝刘
今天继续与朋友们分享《百家姓-皇帝》第三十一篇 郭氏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共有三位郭姓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有枪就是王,江山轮流做。后汉大将郭威,在主少国疑之时,夺得后汉政权,称帝建周,成为五代最后一代,史称后周。但十年后,天
今天继续与朋友们分享《百家姓-皇帝》第四十五篇 唐氏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唐姓皇帝。南北朝南齐时期,爆发了唐寓之领导的民众起义,唐寓之称帝建“吴”国,但起义军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即告失败,唐寓之战死。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朱姓发源于今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一带,秦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