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19:15:08 | 浏览:330
洛宁姓氏文化研究会李念东
一、漫话姓氏
二、话说河南姓氏
三、洛宁县姓氏情况
四、寻根问祖
五、刘姓的起源与分布
六、赵姓的起源与分布
七、李姓的起源与分布
八、张姓的起源与分布
九、王姓的起源与分布
十、郑姓的起源与分布
王姓的起源与分布
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其人口有近一亿,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
王姓的起源
1.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市北)附近,其子孙后代为他守陵,并改姓王。
2.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春秋时期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裔孙毕万从毕国逃亡到晋国。后来晋被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其子孙便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
3.出自妫姓。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来齐国被秦国所灭。国亡后,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后来,其孙田安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济北王,西楚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改姓王。
4.赐姓。西汉末,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王姓。始建国二年(10)下诏说:“明德侯刘龔、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王。”
5.源于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唐代的契丹人,金代的女真人,北宋时期的党项人,元朝时期的蒙古人,清代的满洲人等。
王姓的迁徙分布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活动地区。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开始向各地迁播。如今,王姓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等。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房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匀。王姓是河南第一大姓。
从历史角度看,王姓人口多与皇帝、君王有着近与远的血缘关系,王姓人口数量庞大、分布广。当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并在各地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需作用。
郑姓的起源与分布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的得姓始祖。郑姓人口已达1100多万,河南荥阳是郑氏的祖地,在郑姓人口中流传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
郑姓的起源
1.源于姬姓,以国号为氏。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为郑国,其远祖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人们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为郑姓,自此,郑姓诞生。
2.源自子姓。公元前1064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3.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剁西都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典井氏,或郑井氏,亦即郑氏。
4.源于地名。古褒国附庸之邑郑。韩哀侯灭了郑国后,郑国王族、国民逃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国,史称南郑,并以故国为姓氏,称郑氏。
5.源于改姓。1朝鲜族改郑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政时期,仿汉制分封受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2蒙古族改姓,属于帝王赐姓。3裕固族改姓为郑,因本族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的郑姓。4哈尼族改姓,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5满族改姓郑,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弼噜氏亦称碧鲁氏、必禄氏,多冠以郑姓。
郑姓的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郑姓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四川、山西、河北等地。至唐末,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福建。
如今郑姓人口已达1100多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福建三省,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江西、台湾。广东为郑姓第一大省,浙闽地区是郑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河南是王姓、郑姓发源地之一。王姓和郑姓是我国颇有影响的姓氏,名人众多。因就业和生活需要,许多人离开家乡,生活在世界许多地方,并在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李念东,男,1948年生,洛宁县旧县村人,郑州一中毕业,先后在山村小学、乡镇中学、县城高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退休,曾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1996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李念东作品集》.(张宇作序)。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慢慢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
王姓王姓之源可分为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和妫姓之王。子姓之王产生最早,始祖为比干,祖根在河南卫辉。商纣王的叔父比干直谏被杀,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孙以王为氏。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东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
□本报记者 陈辉“10月1日,我们将在天猫等头部电商平台正式推出高端培育钻石品牌DEINO黛诺,并开设官方旗舰店进入零售市场。”9月26日,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磨所”)培育钻石品牌负责人刘洋洋在发布会上介绍。培育钻石
黄河丹峡旅游风景区(4A)标签:自然风光,地质景观,峡谷导语: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 黄河丹峡,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北21公里黄河岸边,地处豫晋两省五县交界处。省级地质公园,整条峡谷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从谷底到崖壁全成红褐色。
【简报】: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22年会上,梁先卿会长汇报了梁姓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重点谈到豫闽两省梁姓文化研究会的交流活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2022年会河南梁姓会长梁先卿汇报工作河南梁委梁先卿会长和梁怀勋秘书长应闽梁委梁永坚会长的邀
华商文化广场上的王亥像。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崔 坤 摄 商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商祖、商人、商业、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中的“殷商之源”。殷商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个层面,如玄鸟生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其中,按照人口数量,就全国范围内,李、王、张、刘、陈是前五大姓氏。其中,就河南省来说,“王”姓在众
洛宁姓氏文化研究会李念东一、漫话姓氏二、话说河南姓氏三、洛宁县姓氏情况四、寻根问祖五、刘姓的起源与分布六、赵姓的起源与分布七、李姓的起源与分布八、张姓的起源与分布九、王姓的起源与分布十、郑姓的起源与分布王姓的起源与分布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
2019全国姓名报告出炉,“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河南等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中新网1月20日电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今日发布了《二〇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王”“李”“张”“
中国科学院遗传方面的学者,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在宋朝、元朝、明朝时期,王姓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位居第一,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大姓,宋朝时王姓总人口大约590万占比7.7%,明朝时大约620万占比6.7%。如果说对古代王姓人
王姓皇帝很少,只有寥寥数人,如新朝创立者王莽,在位16年,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建立着为王建,前蜀历二主,共十八年。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国主姓王,闽国存在36年。当然,还有隋唐时期的王世充,但他只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头目,不被历史承认。王姓是中国第二
史籍《通志·氏族略四》中记载:“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第一,来源于姬姓,说是周平王一共在位51年,太子早年夭折,所以周平王去世之后,他的长孙姬赤也就是姬泄父的儿子继位,但姬赤的有个弟弟
在目前的人口普查中,王姓人口占据中国第一。王姓是中国各大姓中来源最复杂的一个姓。按照各地《王氏族谱》的记载,王姓人有的是姬姓之王,有的是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和虏姓之王,共有四大来源。 子姓之王:王子比干的后裔王子比干是殷商王朝的忠臣,也是商纣
王姓是中国的第一大姓,根据2018年最新的数据显示,王姓人口数量依然超过1亿,名列百家姓人口榜榜首。这也着实让不少的王姓同胞自豪了一把。 王姓人口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北方,到处都有显赫的家族。比如京兆、河间之王,他们源于姬姓;北海、陈留之
王姓来源复杂,派别甚多,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即多以爵为氏,天子之后代多以此为姓,也有不少人是赐姓王的。王氏姓源繁多,但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孙的那一支名气最大。相传周灵王姬泄心,太子晋曾对其直谏,触怒龙颜而被废为庶民,主要居住在太原(今属山西)、